2012年8月4日

再談「設計師要有儲存知識的習性」

為什麼會有這篇文章呢?

剛好有一位網友對於「設計師要有儲存知識的習性」這篇舊文提出了他的看法,因此也引發了我對於這篇文章內容應該再說些什麼的想法。

網友的回應如下~「其實我個人認為我們要存儲的知識不在於多少或者知識所涉及的範圍,其實我們身為准設計師或者設計師,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思維模式,一個設計師的思維模式是不同於其他職業的人的.培養好了這種思維模式,不管什麼領域的知識就會為我所用了.個人觀點拿出來和博主討論,希望得到指點!」

對於所謂的「知識」這個東西,我想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弔詭必須在此提出的是~「我們只知道我們 " 已經 " 知道的,我們當下不會知道我們 " 尚未 " 知道的。」

這句話的重點在於其中時間先後的基本邏輯。


換句話說,如果你我都知道地球是圓的,那是因為你我都已經知道地球是圓的,如果我們尚未知道地球是圓的,那麼我們目前為止就不會知道地球是圓的。



對於一個人來說,當他想要依據某一個領域的某些知識來做出一些運用(設計),那麼在邏輯上他必須先滿足兩個條件才辦的到~

1. 他必須先知道這些知識的存在。

2. 他必須對這些知識有某種程度的理解。

我想這邏輯應該很容易理解才是。



讓我們再舉廚師(又是廚師!)為例來說明這個邏輯。

如果一個外國廚師並不知道這世上存在著一種叫做「冬粉」(春雨)的材料的存在,那麼在這廚師所創作的所有料理中都不可能會出現「冬粉」這東西,直到這廚師知道了冬粉的存在之後,他所創作的料理中才有可能會出現冬粉的存在。

而這案例其中的邏輯,我想已經不需要再次強調了。




對於設計來說,知識的主動尋求與設計的相關能力是毫不相干的兩回事。

一個設計師不會因為本身具有相當的設計相關能力,而能夠直接跳過知識的主動追求與理解的階段,而 " 自動的 " 知道了某些原本未知的知識內容而能夠加以運用。

於是我們還是回到了最前頭的那個邏輯,一個人不可能在什麼都不做的情況下"自動的"知道了某些他原本不知道的東西(知識)。

設計方面的能力當然也無法讓一個人具有這種神蹟般的能力。




我想舉一個真實的案例來加以深入說明「知識」與「設計」之間的關係~

在所有年份較新的 BMW 汽車中,其上的油箱蓋具有一種相當特殊而且不為人所知的設計存在,那就是一種「快速拆卸」的機制。

























在一般傳統的汽車油箱蓋上,這油箱蓋通常是以幾顆螺絲或鉚釘固定在車身上的,就像下圖中圈起處~
























如果我們打算拆下這油箱蓋,一般的作法當然是拆卸下這些固定的螺絲或鉚釘,然後才能卸下油箱蓋。

但是在年份較新的 BMW 車上,由於具有快拆的機制,所以請仔細看下圖~


























綠色圈起部分是金屬製的油箱蓋本體,而藍色圈起處是塑膠製的底座,如果我們以一個前端尖銳的東西 - 例如原子筆 - 插入圖中圈起處的長條型塑膠條的末端縫隙中,然後往外側扳開,這個金屬油箱蓋部分就能夠與塑膠底座抽離。

換句換說,這個特殊的設計,其目的就是在不需常用工具的情況下,就能夠快速拆卸油箱蓋。



那麼,為什麼要有如此的設計呢?這個設計的背後一定有個理由存在吧?

理由就是,在一般的汽車烤漆的作業流程中,常常需要拆下具有原來烤漆的某一車身部分,來比對新的烤漆顏料的顏色差異多寡,好盡可能讓新烤上去的顏色盡量接近原本的顏色(減少色差),而油箱蓋通常就是最適當的拆卸部位。



因此我們能夠在邏輯上判斷出一個簡單事實,也就是這些 BMW 的設計師(或工程師)他們 " 知道 " 在多數的烤漆作業流程中必須經常拆下油箱蓋,因此做出這樣的設計,好增加烤漆作業的效率。(請注意這個邏輯上的先後關係)



如果一個汽車設計師(或工程師)並不知道在烤漆的作業流程中存在著這樣的步驟(也就是事先並不具有這樣的「知識」),那麼這個設計師有可能會設計出一個具有快拆功能的油箱蓋嗎?


假設你就是一個汽車設計師或工程師,在看到這篇文章而知道這些「知識」之前,你有可能會設計出一個這樣的油箱蓋嗎?

我想答案是很肯定的,「不可能!」,至少以邏輯的角度來說是如此。


在這樣的解釋之下,我想關於「知識的取得」與「活用此知識做出設計」,其中的先後關係應該相當清楚了。




假設我們要求一個工業設計師設計出一個新型態的弦樂器,那麼若是此設計師完全不具有任何關於弦樂器如何發聲的相關知識,這個設計師還是可以設計出一個運作良好的弦樂器嗎?

即使這個設計師擁有高度的設計相關能力(或思維等等),他可以在不需具有與此相關的知識這樣的前提之下還是能夠做出設計?


如果我要求一個設計師設計一個打火機,這個設計師不需要事先知道相關的知識卻還是可以設計出一個打火機?(請注意!我所說的是設計一個「打火機」,不是指設計一個打火機的「外形」)


這同時也是許多工業設計學生所做的設計主要都是設計一個物件的「外形」,或者是單純賣弄「幽默感」的那種設計的根本原因。

因為操作「造形」或是「幽默感」並不需要任何其他領域的知識的介入,所以這種設計最簡單。(但是我並沒有說這種設計因此而不是設計)

由於學生往往"什麼都不知道",因此而將那些因為未知而無法被運用的知識所惕除之後,剩下的設計內容就只有「造形」了........。



如果你具有音樂相關的知識,那麼你就可以設計音樂相關的「產品」,否則你的能力僅止於設計音樂相關產品的「造形」。

如果你具有機械相關的知識,那麼你就可以設計與機械相關的機能,否則你的設計也僅止於機械物品的外在「造形」。

以下不勝枚舉...........。



話說到底,設計方面的能力並不能讓一個設計師自動的擁有了原本他並不擁有的知識,要擁有某些知識的唯一途徑就是主動的去學習,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當然了,如果一個設計師的終生職志就只是設計「造形」的話,那麼他確實不太需要主動接觸其他的知識,但是這種情況我想應該稱之為藝術家而非所謂的設計師吧。


「設計能力」終究只是「設計能力」,「設計能力」並不等同於「知識」,「設計能力」也無法讓設計師自動擁有他未知的「知識」。

對於一個設計師來說,他所(已經)知道的知識能夠擴展設計的多樣性與可能性。

結論就是,設計師只能利用他 " 已知 " 的知識來擴充設計,無法利用他 " 未知 " 的知識來做設計。


這樣的邏輯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重點。



1 則留言 :

  1. 喜欢老师的这种推理能力,看完此文,明白这应该也是知识的慢慢积累,才能拥有的。谢谢老师。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