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日

Exp 23. 香港蟻居,「人類儲藏箱」?

記得不知在哪本書中,看到一位建築相關人士語帶嘲諷的把現代集合式住宅稱之為~「人類儲藏箱」,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這就是其中的極致表現了。

以下完整原文轉載至此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96435-big5.html

這裡只刊載部分內容。



香港1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707萬人。他們頂著世界最密集的天際線,也承受著世界最沉重的房價負擔。德國攝影師Michael Wolf在香港拍攝完成了“建築密度”和“100X100”(100個居住在100平方尺公屋的家庭)兩組作品。作品展示了香港住房的里外兩面,和風光背後的另一面。攝影師/Michael Wolf 編輯/費天 圖片提供/M97上海當代攝影藝術畫廊。

因歷史、政治及地理環境等原因,香港土地開發率僅有23.7%。用于住宅用途的土地開發面積76平方公里,僅佔土地總面積的6.8%。對于土地開發的限制導致市區人口密度很高,707萬人主要居住在高層住宅內。全港共有6588座高層樓宇,遠超紐約的5818座,成為名副其實的“摩天城市”。Michael Wolf 的作品“建築密度”將目光聚焦在這些令人窒息的混凝土“幕牆”上,描繪出了一幅幅遮天蔽日的抽象圖案。

























香港平均房價為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的12.6倍,居世界首位。截止2011年,47.7%的香港市民因無力購買私人住宅,居住在公屋(政府廉租房)或居屋(政府限價房)內。其人均住房面積為12.8平方米。九龍石硤尾公屋是香港第一個公共住宅區。1953年12月24日,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53000人無家可歸。港府直接介入房屋供應,在災後原址興建公共住宅,安置災民。石硤尾也成為示範點,開啟了香港公屋時代。2007年4月底,Michael Wolf 得知石硤尾公屋將進行拆除重建,用四天時間挨家挨戶拍下了石硤尾公屋的每一間100平方尺(約9.3平方米)的房間,展示了這些經歷了半個世紀的公屋,和100戶在此居住的家庭故事。2007年5月1日,石硤尾的居民開始陸續搬離,拆遷開始




1 則留言 :

  1. 有点不敢想象
    看图片一下想起以前看的室内装饰了,一个弯折的金属片上布满孔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