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6日

2.1-4 「面面俱到」~造形的兩難

前面三篇文章大致上說明了關於造形上的基本元素以及操作方式。

也許有讀者會以為只要照著做,在造形方面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但是實際上當然沒有那麼簡單,這篇文章就要來談論之所以沒有那麼簡單的原因是什麼。

前面的文章所提到的是造形方面的大原則,或者說是一些基礎的常識。

換句話說,一旦瞭解了這些東西,我們應該不至於創造出一個與我們想要的完全相反的東西。

比如說~一個作曲家想要創造一首歡樂的曲子,但是最終卻得到一首聽來相當悲傷的曲子。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應該不會有人認同這傢伙是個作曲家(設計師)。


造形與樂曲不同的是~同一首曲子聽在不同人的耳裡,它仍然是同一首曲子。

但是「造形」這個東西,如果你由不同的位置或角度來觀看的話,它就會是不同的「形狀」。

這就是造形最大的難題~很難「面面俱到」!






















也許在某個角度來看這個造形讓人滿意,但是一旦轉換到其他角度,它卻變得讓人難以忍受。

如果我們只是單純的把有問題的部份修改好了,卻往往又把之前已經OK的部份摧毀了%@α$.....。

然後從此陷入了一個沒有出口的迷宮.....,一個沒完沒了的迴圈(Loop)。

那麼到底有沒有一個解決方案呢?

我想應該是「沒有」,也許我們能做的最終就是「妥協」,畢竟這世上原本就沒有完美的東西,更何況是由一個本身就不完美的人類所創造出來的東西!


雖然也許最終必須有某種程度的妥協,但是有些問題卻是因為過程中不夠全面的思考所造成的。

像這樣的情況當然是可以也應該避免的。

下面就來看看這個案例~

這是一個簡單的景觀設計案例,設計師在原有的草地上簡單的加上了一個步道。

而這個步道宣稱是一個「牡丹花造形」的步道。






















所以當我們採取俯視的角度觀看時,這個步道就會呈現類似牡丹花的造形,像下面一樣~
















































但是問題在於~人類並不會漂浮在半空中啊!!

如果你是多數從地面接近的路人,這個設計在你眼中看起來應該是下面這個~


























「牡丹花造形的步道?」「哪裡?」「沒有啊?」......。

確實沒有,至少從這角度來看是如此.......,即使我們已經事先被告知了「牡丹花造形」的步道.......。

這就是我想在這裡提出的一個問題,一個關於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所採取的「思考模式」的問題,或者說「觀察的角度」的問題。(我是指"思考",不是視覺上的"觀察"。)

很明顯上述的設計是以一個「平面圖」的思考模式做出的設計,所以得到一個在「平面圖」的思考模式上能夠成立的設計。

但是那並不代表這個設計在其他思考的角度也能夠成立。

這個現象在某些設計領域,尤其是建築、景觀、室內設計特別容易出現。

因為他們常常是以平面圖的思考模式開始一個設計流程,而往往也是一個模式做到底。


如果各位仔細觀察上述領域學生的設計,你會發現有許多學生「似乎」忘了他們所創造出來的東西是存在一個三度空間的環境啊。

所以他們常常設計出一些很「平面」的東西,但是明明沒有人給他們這樣的限制啊!
























話說回來,平面圖的思考模式有它固有的盲點,其他的思考模式當然也有各自的盲點。

這篇文章雖然無法提出一個滿意的解答,但是可以給大家一個警告。

這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4 則留言 :

  1. 无法面面俱到,只能做一些不必要的舍弃,但是貌似现在很多都是把必要的舍弃了不必要的留下了。

    回覆刪除
  2. 思维提出得非常好!!学习了~~~~~

    回覆刪除
  3.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4. 在情感的世界裡,沒可能讓每個人都喜歡「它」,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盡量讓所有人喜歡「它」。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