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

一個訓練思考能力的古老方式...

在其他談論設計教育方面的文章提到了當設計師進行一項設計時,他所能夠依靠的最重要武器即是他腦袋的「思考能力」。

也提到了現今的(東方社會)教育體制下造成學生普遍思考能力低落的事實。

在那些文章中有提到增進思考能力的唯一方式當然就是~「多思考」。
但是實際的作法到底是什麼呢?

實際上在過往的歷史中就可以看到關於這議題的實作範例,不過我們先要回到過去談談歷史。



在古希臘時代,那些哲學偉人對於如何增進腦袋中的「智慧」這個問題相當的感興趣,而所謂的「智慧」當然就是指「思考能力」了。


其中的翹楚首推哲學家中最重要的人物~「蘇格拉底」(Socrates)為首。

與一般人的認知完全顛倒的是,實際上蘇格拉底本人自認為自己是相當愚蠢、對於外在事物幾乎一無所知。


由於他對於自己能夠有這樣的認識,所以他透過「發問」的方式替自己尋求智慧,換句話說他逢人就問,對於所有自己未知的一切提出疑問。

當蘇格拉底反覆的不斷這麼作的同時,他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原來這些人什麼都不懂....!」。

他實際上發現了許多人在本質上與自己一樣的無知,但是卻不願意承認....。

當他越是針對某個疑問深入追問下去,他越是能夠肯定這個事實。


從現代的角度來看,蘇格拉底留給後世的人們最大的遺產即是~「發現無知的方法-『提問』


而柏拉圖(Plato)身為繼承了蘇格拉底遺產的生徒,他在當時創立了稱為「Academy」的學院(以現代的用語來解釋的話....)。

這所謂的「學院」與當代人們的認知其實有相當程度的差異。

當代人們所認知中的「學院」(學校)是以傳授知識為主要工作的一個組織,但是柏拉圖時代的「學院」並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要主旨,而是以「追求智慧」為宗旨。

這是由於在古希臘時代的人們實際上並沒有太多的所謂「知識」可以互相傳授。(他們連地球是圓的都不知道......)

他們在這樣的學院環境之下所追求智慧的實作法就是~「辯證」,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辯論」。(辯證法)

這是殿基於蘇格拉底用來辨認無知的主要方式~「提問」之上的。


換句話說那時的人們用來追求智慧的主要方式即是「辯論」,因為「辯論」的過程可以讓我們得到智慧、增進思考能力。


























古希臘時代的那些偉大哲人們為後人所留下的遺產,實際上並非我們所說的「哲學」,而是「得到智慧的方法」,也就是這篇文章所提出的「增進思考能力的古老方法」。

「辯論」即是一個能夠增進我們思考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辯論的鬥智遊戲中由於需要相當大量而深入的思考,所以它能夠成為訓練思考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一般東方社會的教育環境之下是以「服從」式的互動為主(如果這也算是互動的話....),這時「老師」的角色等同於是寺廟佛堂中的神佛雕像一樣的不可質疑,是一種絕對的權威象徵。

而西方社會的教育方式卻是一脈相傳於古希臘時代的「辯證法」,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辯論是被鼓勵的,甚至可說提出質疑是身為一個學生的「義務」。

甚至有些東方老師會出手阻止學生彼此之間的辯論,因為認為這樣的辯論會破壞了課堂上的"和諧氣氛"........!


我想多數人都可以明顯的感覺到西方學生普遍具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思想」,而東方學生卻往往沒有。

東方學生腦袋中的思想實際上是其他眾多"權威人物"的思想,並不是自己的......。

當表現在設計方面的結果也因此而變得很明顯,東方學生常常會做出一些"沒有自己的思想"的設計,而西方學生卻是恰好相反。

這主要的關鍵當然還是「思考能力」具有某些程度的落差所導致的.....。


多數被人們視為「聰明」的人物在本性上也具有上述的「好辯」的特質,只是通常在外人的眼裡這個頃向往往被自己刻意的壓抑或隱藏起來。



在東方人的社會中要藉由「辦論」來訓練思考能力實際上卻往往不可行,因為喜歡辯論的人士常常被貼上「惹人厭」、「難搞」、「麻煩人物」的負面標籤。

即使在古希臘時代的蘇格拉底也被當時的權威人士們視為一個「麻煩製造者」而被判處了死刑.....。


實際上在這種典型東方社會的環境下還是可以進行這種辯論遊戲的,只是這時辯論的對象不見得是個活生生的人物罷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大量的接觸外界的資訊,不論是電視、書籍、網路等等資訊來源,而這時就是在心中進行「辯論」的機會,雖然辯論的對象並不真的存在,這個辯論仍然可以不斷在心中進行下去的。

但是有一個重點必須在此提出的是,我們進行辯論的目的在於增進自身的思考能力,辯論的結果並不重要。

能夠對我們的思考能力產生幫助的是辯論的"過程",而非"結果"。


對於設計師來說,實際上一個設計的過程本身也可以視為是一個「辯論」(辯證)的過程。

針對這個設計提出想法、質疑、推翻、再提出想法.......,如此不斷進行下去,直到自己認為滿意(或仍然不滿意)為止。


總而言之,「辯論」 Is Good  ,  Do It More !




11 則留言 :

  1. 請問版大一個問題
    雖然跟這篇文章無關,但希望你能解答
    有時候寫生素描,總覺得透視跟實際有些差
    就是消點不一樣畫出來比例也有差,透視出來不像實際景那樣
    請問這樣有什麼方法能夠讓畫圖『變得正確』的方法
    版上有類似的教學嗎

    回覆刪除
  2. Re: 匿名 <935487570717431226>

    我想你所說的是指畫出來的圖與真實視覺畫面在透視、視覺角度方面有落差的意思吧。

    其實這現象很"普遍",除了一些簡單的場景(一顆蘋果!)很容易畫得完全一樣之外,像是一般戶外寫生最後的結果與實際有落差可說是正常現象。

    比較建議的方法是在一開始設定透視時就要盡可能正確,如果在最初就出現誤差的話,後面也不得不將錯就錯畫下去.....。

    但是這主要還是個人認定的問題,對於多數寫生來說其實他們並不認為一定要完全一樣。

    他人多數時候都只有看到完成品,由於沒有比對的標準,所以並不會知道那些圖都是像你所說的是有誤差的。

    回覆刪除
  3. “針對這個設計提出想法、質疑、推翻、再提出想法.......”

    我相信用一个例子比这些字更有说服力,很期待。

    回覆刪除
  4. Re: 不不杨 <8925588904647652301>
    要舉出實例很困難,因為設計師通常並不會把設計的過程鉅細靡遺的全盤拖出,我們頂多只能出於主觀的猜測而已,而猜測當然不會有說服力。


    但是以常識來說,我想應該不會有人不認同設計的過程往往會有「想法、推翻、想法、推翻.....」的流程出現才是....。

    回覆刪除
  5. 其实博主没有具体说到发现问题,个人认为发现问题既是思考的结果也是思考的开始,提问是发现问题的一个延续,想听听博主在设计上是怎样发现问题的,谈谈经验。

    回覆刪除
  6. Re: 不不杨 <1268954183076835025>
    其實「思考」本身就是「提問」,思考「為什麼?」本身就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然後就開始了一個自問自答的無限迴圈....,但是當然會設定一個終止點,否則就真的沒完沒了了。

    回覆刪除
  7. 论坛上的有真知灼见的辩论不多呀
    没多少有理有据的辩论,很多都是贬低别人显摆自己

    回覆刪除
  8. Re: loveRain <8210596602479560802>
    有許多人喜歡把論壇當成是一種「思想擂台」來互相比高下....,這是完全誤解了論壇的本質與意義。

    回覆刪除
  9. 辩论,针对某个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应该是设计师平时的习惯

    回覆刪除
  10. Re: andyzou <6935925033041672869>

    是的,但是問題在於能夠保持"理性的過程"來辯論的人卻不多。
    看看論壇上的那些砲火就是這樣,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發表自己的觀點,往往是為了"贏"。

    回覆刪除
  11. 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否定自我的過程吧,最近正在處理一本書的封面,這篇與我有些小啓發~~~

    回覆刪除